n135671

西方都不装了:泽连斯基必须下台!   长期以来,西方国家对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的态

西方都不装了:泽连斯基必须下台!   长期以来,西方国家对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的态度始终戴着一层“民主卫士”的伪善面具,直到2025年7月24日英国《每日电讯报》公开要求其下台,这层面具才被彻底撕得粉碎。   而这场政治雪崩的导火索,正是泽连斯基近期推动的一项法案——将欧盟在乌克兰设立的核心监督机构纳入总统办公室管辖范围。   这场危机的本质是乌克兰政治生态与西方利益的深度冲突。2014年颜色革命后,欧盟和美国在乌克兰强行植入了一套由国家反腐败局(NABU)和特别反腐检察官办公室(SAPO)组成的监督体系,其人员构成、资金流向乃至案件调查方向均受西方顾问直接操控。   这些机构名义上是打击腐败,实则是西方国家干预乌克兰内政的“隐形司令部”。当泽连斯基试图通过立法将这些机构收归乌克兰政府管辖时,无异于挑战西方在乌的“太上皇”地位。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第一时间致电质问,德国外长瓦德富尔公开警告此举将“终结乌克兰的入盟前景”,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更直接发函威胁将影响其国防投资。   更深层的矛盾在于泽连斯基对西方战略的阳奉阴违。   尽管西方累计提供了超970亿美元军援,但乌军反攻却陷入泥潭,每周伤亡超8000人,顿涅茨克防线因泽连斯基擅自调动精锐突袭俄罗斯本土而崩溃。   更令西方震怒的是其经济管理的失控:前防长乌梅罗夫亲属垄断炮弹订单导致前线出现哑弹,贝莱德资本因此关闭乌克兰重建基金。   当特朗普政府提出“50天停火计划”时,泽连斯基却试图通过无人机袭俄本土制造谈判筹码,这种“以攻换谈”的策略彻底激怒了白宫。   在乌克兰国内,泽连斯基的统治根基正迅速瓦解。他借“战时状态”连续16次推迟大选,宪法中“禁止战时选举”的条款被扭曲为“无限续任”的工具。   2025年7月通过的反腐法案更是引发连锁反应:数千人在基辅街头高举“耻辱”标语,反腐活动家沙布宁被控“逃避兵役”面临十年监禁,三个批评政府的YouTube频道被封禁。这种“续任-削权-镇压”的组合拳,使他的支持率从巅峰时期的90%暴跌至65%。   西方的“换帅”行动早已暗流涌动。特朗普政府拟定的“流放泽连斯基计划”中,前乌军总司令扎卢日内被列为首选替代者。此人主张“战略收缩保现有领土”,与特朗普“冻结冲突”的目标高度契合。   更关键的是扎卢日内曾秘密接触俄总参谋长,被莫斯科视为“可谈判对象”。美国已通过“明升暗降”将他调任驻英大使,为权力交接铺路。   而乌克兰国内的反对派势力——包括前总统波罗申科的残余力量,正与欧盟观察团、美国非政府组织(NGO)形成联动,试图复制2014年颜色革命的剧本。   然而,对乌克兰民众而言,无论权力如何更迭,等待他们的仍是经济崩溃的深渊——2025年乌克兰GDP增速仅1.1%,通胀率高达13.4%,鸡蛋价格较战前翻倍,面包价格上涨83%。   在这场大国博弈的棋盘上,乌克兰终究只是一枚任人摆布的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