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135671

标签: 朱祁镇

1661年,顺治皇帝刚咽气,才20岁的贞妃就被逼着殉葬,当太监拿着白绫过来时,她

1661年,顺治皇帝刚咽气,才20岁的贞妃就被逼着殉葬,当太监拿着白绫过来时,她

1661年,顺治皇帝刚咽气,才20岁的贞妃就被逼着殉葬,当太监拿着白绫过来时,她却突然提出要喝一碗红豆粥才肯赴死,一碗粥下肚后,贞妃摸着滚圆的肚子哭喊道“姐,都是你害了我呀!”她姐姐,就是大名鼎鼎的董鄂妃,顺治皇帝爱到骨子里的女人。咱们得把时钟拨回到董鄂妃进宫那会儿。她妹妹,也就是后来的贞妃,几乎是跟她前后脚进的宫。同样是青春貌美,同样是董鄂家的女儿,两人的命,从踏进紫禁城那刻起,就走向了完全不同的方向。董鄂妃,那是什么样的存在?这么说吧,她是当时后宫里的“顶流”。她爹在江南待过,所以她身上有股子江南女子的温婉灵秀,会读书,能写字,情商智商双双在线。顺治帝一见,魂儿都没了。进宫一个月封“贤妃”,再过一个月,火箭式提拔成“皇贵妃”,地位仅次于皇后。皇后不敢惹董鄂妃,那这股邪火往哪儿撒?可不就全撒在董鄂妃那个同样姓董鄂,却没啥存在感的妹妹——贞妃身上了嘛。所以,贞妃自打进宫,就活在姐姐的光环和阴影里。一方面,她是“皇贵妃的妹妹”,没人敢真把她怎么样;另一方面,她也成了后宫女人们嫉妒和怨气的垃圾桶。那些对董鄂妃的不满,明里暗里,都转嫁到了她身上。她想活下去,唯一的办法就是死死抱住姐姐这棵大树。后来,董鄂妃生了皇四子,顺治高兴得跟什么似的,又一次大赦天下,公开说“这是朕的第一个儿子”,那架势,就差直接宣布这孩子是太子了。那段时间,是贞妃在宫里最扬眉吐气的日子。谁都觉得,董鄂家要出下一代皇帝了,她这个未来的“太后姨母”,分量自然不一样。可惜,好景不长。这孩子没多久就夭折了。孩子的死,像推倒了第一块多米诺骨牌。董鄂妃伤心过度,身体一下子就垮了。偏偏这时候,孝庄太后病了,皇后不去伺候,反倒是刚丧子、身子虚弱的董鄂妃拖着病体去尽孝。后来,顺治又闹着要为她废后,董鄂妃又吓得长跪不起,求皇帝收回成命。这么一折腾,真是铁打的身子也扛不住。董鄂妃名为代行皇后之权,实则是干着皇后的活,操着皇后的心,却没有皇后的名分,里里外外,心力交瘁。贞妃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她肯定劝过姐姐,别那么实在,多为自己身体着想。可董鄂妃是什么人?她善良,也或许是身不由己,她得用行动回报皇帝的爱,也得为家族挣得体面。1660年,年仅21岁的董鄂妃,香消玉殒。姐姐死了,最伤心的是顺治,但处境最难的,是贞妃。靠山,倒了。她成了后宫里最尴尬的存在,一个活着的、属于董鄂妃的“附属品”。顺治皇帝在爱妃死后,万念俱灰,整个人都垮了,没过几个月,也染上天花,跟着去了。皇帝驾崩的丧钟敲响时,贞妃知道,自己的丧钟也响了。殉葬这玩意儿,是个特别残忍的旧俗。明朝朱元璋就搞过,后来明英宗给废了。可到了清初,这股歪风又刮了回来。努尔哈赤死时,大妃阿巴亥就殉葬了。按着关外的规矩,大人物死了,得有妾室跟着走。因为她是董鄂妃的妹妹。孝庄太后本来就不喜欢董鄂妃,觉得是这个女人把儿子迷得五迷三道,连江山都不顾了。现在儿子也跟着去了,这笔账,总要有人算。董鄂妃已经死了,那她妹妹,自然就成了最合适的人选。让她殉葬,既能全了顺治帝“与爱妃生死相随”的痴情名声,又能安抚宫中其他人的怨气,更能敲打董鄂氏一族,简直一举三得。所以,贞妃的殉葬,说是“自愿”,其实是“被自愿”。她没得选。她不“自愿”,整个董鄂家族可能都要跟着遭殃。她用自己的命,给姐姐和皇帝那场轰轰烈烈的爱情买了单,也为家族换取了最后的安宁。1661年正月,养心殿的哭声还未散尽,几个面无表情的太监就捧着白绫,冲进了贞妃的寝宫。“主儿,您该上路了!”声音尖细,不带一丝温度。那一刻,20岁的贞妃,人生像走马灯一样在眼前闪过。她进宫,没享过一天真正的福,没得到过皇帝的一丝垂青,却要为那份不属于她的爱情去死。“姐,都是你害了我呀!”这一声“害”,不是怨,是痛。是啊,如果姐姐不是那么美,那么好,没有得到皇帝那份独一无二、足以致命的宠爱,自己又怎么会进宫?又怎么会被卷进这潭浑水?又怎么会落得如此下场?姐姐的荣华富贵,最终成了压死她的最后一根稻草。她不是死于某个人的命令,而是死于那个时代,死于她无法挣脱的身份。康熙即位后,感念她的“贞烈”,追封她为“贞妃”,并下令善待其家人。她用死,换来了一个名分和家族的平安。她也成了中国历史上,有明确记载的最后一位殉葬的嫔妃。
朱祁镇弄死3个弟媳,发现还有俩侄女活着,他嘴角上扬,有了计划

朱祁镇弄死3个弟媳,发现还有俩侄女活着,他嘴角上扬,有了计划

朱祁镇,曾被俘的皇帝,重新坐上龙椅。他的眼神冷酷,手段更加残酷,这次,他的目标是他的三个弟媳。\"带她们去为我陪葬!\"他的命令在空旷的大殿中回响,昔日宠信明代宗朱祁钰的嫔妃们,如今成了他复仇的牺牲品。她们的哭泣与...

朱祁钰当了8年皇帝,还被朱祁镇翻盘,说白了,是他自己犯了三个致命错误,第一个致命

朱祁钰当了8年皇帝,还被朱祁镇翻盘,说白了,是他自己犯了三个致命错误,第一个致命错误就是,儿子没了,后路也断了,皇位继承成了空壳子。他刚开始坐上皇位的时候,其实是立了侄子朱见深当太子的,本来是为了安定人心,也是...
明英宗朱祁镇与钱皇后的爱情故事,属于双向奔赴了,朱祁镇深情,钱皇后更深情,在他被俘以后都哭瞎了眼睛。

明英宗朱祁镇与钱皇后的爱情故事,属于双向奔赴了,朱祁镇深情,钱皇后更深情,在他被俘以后都哭瞎了眼睛。

明英宗朱祁镇与钱皇后的爱情故事,属于双向奔赴了,朱祁镇深情,钱皇后更深情,在他被俘以后都哭瞎了眼睛。不过二人结局一般,虽然明英宗临终时要求与钱皇后同葬,但是由于明英宗的儿子明宪宗的生母周太后作梗,钱皇后死后,...
明朝(公元1368年—公元1644年)(5)明朝第五位皇帝:明英宗朱祁镇明英

明朝(公元1368年—公元1644年)(5)明朝第五位皇帝:明英宗朱祁镇明英

(5)明朝第五位皇帝:明英宗朱祁镇 明英宗朱祁镇,这位明朝的“重启者”,可谓是历史上最具戏剧性的人物之一。若说他的人生是一部连续不断的“宫廷大剧”,那也不为过。登基时,他不过是个稚嫩的少年皇帝,却在一场突如其来的...
朱祁镇:这挺准的,真“英明之主”

朱祁镇:这挺准的,真“英明之主”

朱祁镇:这挺准的,真“英明之主”。朱祁镇:这挺准的,真“英明之主”。来源:五点动画 发表时间:2025/07/25 21:09:25
土木堡之变存在诸多疑点。朱祁镇在政务处理方面的能力并不差,而且颇为勤勉,难道他真

土木堡之变存在诸多疑点。朱祁镇在政务处理方面的能力并不差,而且颇为勤勉,难道他真

朱祁镇在政务处理方面的能力并不差,而且颇为勤勉,难道他真的会仅仅听从太监王振的话就去亲征吗?王振虽然看起来权势极大,但是于谦未送礼而被关押之后,有许多人为于谦说话。要是王振真的能够一手遮天,恐怕于谦早就性命不保...
朱祁镇着实是一位令人难以捉摸的皇帝。他三次征伐麓川,于西南边境安定边疆,成功地阻

朱祁镇着实是一位令人难以捉摸的皇帝。他三次征伐麓川,于西南边境安定边疆,成功地阻

朱祁镇着实是一位令人难以捉摸的皇帝。他三次征伐麓川,于西南边境安定边疆,成功地阻拦了东南亚走向统一,这一举措意义非凡,彰显出了一定的战略眼光与军事才能。然而,谁又能料到,这样一位颇具能力之人,却在土木堡遭遇了...
朱厚照属于那种爱玩人不菜的,但是朱祁镇属于那种爱玩人还菜的…宁王造反,朱厚照

朱厚照属于那种爱玩人不菜的,但是朱祁镇属于那种爱玩人还菜的…宁王造反,朱厚照

朱厚照属于那种爱玩人不菜的,但是朱祁镇属于那种爱玩人还菜的… 宁王造反,朱厚照老早就知道了。但就是不采取任何行动,因为想等宁王起兵了他好打仗。好在后来朱厚照把宁王给解决了。但是朱祁镇,人菜瘾又大,带着几十万大军...
朱厚照属于那种爱玩人不菜的,但是朱祁镇属于那种爱玩人还菜的…宁王造反,朱厚照老

朱厚照属于那种爱玩人不菜的,但是朱祁镇属于那种爱玩人还菜的…宁王造反,朱厚照老

朱厚照属于那种爱玩人不菜的,但是朱祁镇属于那种爱玩人还菜的… 宁王造反,朱厚照老早就知道了。但就是不采取任何行动,因为想等宁王起兵了他好打仗。好在后来朱厚照把宁王给解决了。但是朱祁镇,人菜瘾又大,带着几十万大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