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135671

标签: 驱逐舰

中国海军最让对手无力的不是导弹射程,也不是雷达技术,而是055大驱那张60亿的报价单。

中国海军最让对手无力的不是导弹射程,也不是雷达技术,而是055大驱那张60亿的报价单。

中国海军最让对手无力的不是导弹射程,也不是雷达技术,而是055大驱那张60亿的报价单。这数字往国际军贸市场一摆,连美军参谋本部都得倒吸凉气——2025年美军新下单的阿利伯克3级驱逐舰,单艘造价奔着180亿去了,火力配置却比055少了24个垂发单元,双波段雷达还得等2027年才能配齐。更扎心的是,055从开工到服役只用了38个月,而同级别的美国DDGX驱逐舰,光图纸设计就拖了5年,国会老爷们还在为预算卡脖子。为啥能做到价低还能打?这背后藏着的不是简单砍成本,而是整个造船产业链的“呼吸节奏”。美国造船业这些年早就没了当年的底气,纽波特纽斯造船厂现在连民用商船都造不利索,专攻军品的结果就是成本失控——朱姆沃尔特级驱逐舰单艘300亿的造价里,光特种钢材的溢价就占了15%,因为全美国就剩下一家钢厂能轧这种钢。中国这边完全是另一番景象,055的舰体钢板来自鞍钢的宽厚板生产线,这条线同时还供应着全球20%的LNG船用钢,批量生产把每吨成本压到了美国的三分之一。产业链的“呼吸”还体现在协作的顺畅上。055的建造采用了“1+N”模式:大连造船厂负责总装,而上海的研究所、武汉的雷达厂、西安的发动机厂同步开工,86个模块像搭积木一样往一起拼。这种模式下,某个垂发系统出了小问题,不用整个船坞停工,直接换个模块就行,光这一项就比美国节省40%的调试时间。反观美国的濒海战斗舰,因为发动机和变速箱来自两家互相掐架的公司,兼容性问题拖了3年才解决,每艘船的维护费比造价还高。自主化程度更是决定性价比的关键。055上的GT-25000燃气轮机,从叶片材料到控制系统全是国产的,2024年升级款功率提了12%,成本反而降了8%。这可不是偶然,中国现在能自己生产从氮化镓芯片到舰载导弹的所有核心部件,47种关键物料里没有一样需要看别人脸色。美国就没这么省心了,DDGX驱逐舰的雷达芯片依赖台湾省的供应商,2025年上半年因为产能问题,直接导致3艘船的交付时间往后推了11个月。实战性能上的克制也帮着省了不少钱。055的130毫米舰炮没搞美国那种花里胡哨的电磁增程,而是用成熟的火药推进技术,兼容制导炮弹和常规炮弹,单枚成本从美国的80万压到了12万。这种“够用就好”的思路,在电子战系统上更明显——055的干扰设备能精准定位敌方雷达频率,而不是像美军那样盲目全频段覆盖,功耗降了一半,效果反而更好。2024年的一次演习里,055用同样的电力,干扰时长是阿利伯克3的2.3倍。现在美军总算明白过来,他们拼不过的不是某一项技术,而是中国这种“军民融合”的产业链生态。055的生产线同时还在造民用集装箱船,龙门吊、焊接机器人这些设备白天造军舰,晚上造商船,利用率提到了90%以上。美国的军工厂根本做不到这点,纽波特纽斯造船厂的设备闲置率常年在60%,光折旧费就吃掉了大量预算。说到底,60亿的报价单更像一张产业实力的成绩单。当中国的钢厂、电子厂、研究所像齿轮一样咬合运转时,造出的不仅是一艘艘先进驱逐舰,更是一套别人抄不来的效率体系。美军现在想追也难了,他们的产业链已经“呼吸不畅”,而055还在靠着这种顺畅的“呼吸”,一艘接一艘地从船坞里滑向大海。这种差距,比导弹射程的差距更让对手头疼。信源:北京日报网《船舶模块化建造:技术革新的时代驱动力》
三国舰机无视警告,要强行加入中俄联演舰队,接下来一幕让它们全都老实了地中海东部

三国舰机无视警告,要强行加入中俄联演舰队,接下来一幕让它们全都老实了地中海东部

三国舰机无视警告,要强行加入中俄联演舰队,接下来一幕让它们全都老实了地中海东部的海面,阳光刺眼,平静之下暗流汹涌,中国海军第45批护航编队与俄海军太平洋舰队主力舰艇组成的联合编队,正在这片国际水域执行“海上联合-2025”演习设定的复杂海空一体联合训练课目。突然,刺耳的警报声在编队指挥舰内部响起,雷达屏幕上清晰显示出多个高速目标正从不同方向朝演习核心区域逼近,美海军驱逐舰,抵近侦察意图明显。一架隶属法国海军的“大西洋-2”型海上巡逻机在边缘空域反复盘旋,更有一架加拿大空军的CP-140“极光”巡逻机不断尝试切入演习预设的空中管制区。无视中方清晰、反复的无线电警告,这些舰机引擎轰鸣,轨迹毫无收敛之意,固执地向着中俄舰艇编队划定的演习安全警戒区持续抵近。“它们想干什么?”紧张气氛瞬间在联合指挥中心弥漫开来,这绝非寻常的“路过”,三国舰机摆出的是一种带有明显战术试探意图的压迫性姿态,试图近距离窥探演习核心区域,搜集关键电子信号和战术部署信息。千钧一发之际,中俄参演力量展现了令人惊叹的默契,无需冗长协调,基于扎实的前期联合筹划与战术互信,双方几乎同步做出了最有力的回应。中国海军052D型导弹驱逐舰“乌鲁木齐”舰,与俄罗斯海军“沙波什尼科夫元帅”号护卫舰,迅速占据关键阵位,两舰强大的舰载相控阵雷达系统全功率运转,牢牢锁定目标。舰艏的垂发单元盖板在阳光下反射出冷峻的光泽,无声传递着威慑力。空中,数架中俄战机组成的混合编队突然以战斗队形高速掠过低空海面,引擎的巨大轰鸣声如同滚雷般压向目标空域。它们精准地在三国舰机预设的逼近航线上建立起一道无形的空中屏障,飞行轨迹干净利落,带着不容置疑的权威。更关键的是无形的战场,中俄舰艇编队释放出的强大、复杂且高度协同的电子对抗信号瞬间弥漫开来,编织成一张无形的巨网。目标舰机上的雷达屏幕骤然变得雪花一片,通讯频道里只剩下刺耳的电流干扰噪音,这不仅仅是“致盲”,更是一种清晰无误的战场语言宣告,你们的一举一动,尽在掌握,任何误判,代价自负。这突如其来的、立体的、高度专业化的联合反制力量展示,如同无形的巨掌,瞬间攥住了贸然闯入者的咽喉。接下来的变化堪称戏剧性,刚才还气势汹汹的三国舰机,如同被按下了暂停键,那架试图强行闯入的加拿大CP-140巡逻机率先顶不住压力,在无形的电子对抗和空中拦截力量压迫下,它猛地调转航向,匆匆脱离接触。法国“大西洋-2”巡逻机紧随其后,迅速提升高度,头也不回地飞离这片令其倍感“不适”的空域,海面上,美海军“波特”号驱逐舰也失去了先前的“探索”热情,航向明显偏转,加速驶离演习区域周边。地中海耀眼的阳光下,中俄联合舰艇编队阵型严整,继续着预定的演习课目。刚才惊心动魄的对峙仿佛从未发生,只留下海面上几道迅速消散的航迹。此次“海上联合-2025”演习,其规模与课目深度远超外界初期预估,中俄双方派出了包含先进驱逐舰、护卫舰、综合补给舰及舰载直升机在内的精锐力量,演练了从联合反潜、防空反导到复杂海况下的联合补给等高难度课目。这次短暂而激烈的海上遭遇,清晰传递出一个超越单一事件本身的信号:当某些域外力量仍习惯性地试图以单边军事行动在关键水域制造压力、试探底线时,中俄两军通过扎实的联合训练建立起的有效互操作性与战术协同能力,已经能够提供强大且可靠的应对选项。大国协作维护和平的决心与能力,绝非虚言。在地中海这片见证过无数文明兴衰的海域,中俄联合舰队的存在本身,就是向世界宣告一种基于相互尊重、专业素养和国际规则的新力量形态。某些力量若仍固守过时的“炮舰外交”思维,只会收获更多的“调转航向”时刻。
第九艘055型万吨大驱疑似归建,东海舰队或迎首舰,正面压制台海局势?近日,网络

第九艘055型万吨大驱疑似归建,东海舰队或迎首舰,正面压制台海局势?近日,网络

第九艘055型万吨大驱疑似归建,东海舰队或迎首舰,正面压制台海局势?近日,网络曝光了一组尚未喷涂舷号的055型万吨级驱逐舰高清照片,外界普遍推测这就是109号“东莞舰”,目前正处于归建阶段。这意味着,东部战区海军(即东海舰队)即将接收其首艘055型万吨大驱,并将正式编入驱逐舰某支队服役,标志着该舰队将彻底告别“无万吨驱逐舰”的历史。观察点评:作为我国海军直面台海前沿的核心战区,东部战区海军近年来在高端装备建设方面略显滞后。相比北部与南部战区海军,东部舰队在航母、核潜艇以及万吨级驱逐舰等主战装备方面长期处于空缺状态,这一局面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远洋作战能力的拓展。这其中的主要原因,与其独特的地缘战略格局密切相关。东部战区海军辖区内缺乏可容纳航母、核潜艇等大型舰艇的深水基地,同时又面临美军、日本自卫队、韩军及台军等多方压迫,部署空间受限。因此,海军首批8艘055大驱便由北部和南部战区海军平分,用于为辽宁舰和山东舰提供伴航护卫。具体分配上,101至104号舰划归北部战区,105至108号舰则编入南部战区。然而,随着多艘两栖攻击舰相继编入东部战区海军,对远程防空、区域拒止能力的需求日益迫切。以往依赖的052D型驱逐舰在面对高强度海空协同作战时显得力有不逮,因此,向东部舰队补充055型万吨大驱已成为当前的重要任务。此次109舰“东莞舰”的到来,或许正是这一战略调整的开端。未来,预计还将有多艘055大驱相继交付东部战区,助力该舰队构建现代化、信息化的远海作战体系。按照目前的造舰进度,第二批次的055型万吨大驱将在未来几年内全面服役。届时,中国海军将坐拥至少14艘万吨级驱逐舰,成为亚太地区水面舰艇力量最为强大的作战编队,进一步提升我国海军在地区安全格局中的主导地位。
闯入南海的印度海军旗舰-德里号导弹驱逐舰,不小心,暴露了隐藏的秘密。印度驱逐舰上

闯入南海的印度海军旗舰-德里号导弹驱逐舰,不小心,暴露了隐藏的秘密。印度驱逐舰上

闯入南海的印度海军旗舰-德里号导弹驱逐舰,不小心,暴露了隐藏的秘密。印度驱逐舰上八联装布拉莫斯超音速导弹发射器,里面就只有1枚反舰导弹。德里级驱逐舰是印度上世纪90年代的产物,首舰1997年就服役了,到现在已经快30年了,妥妥的“老舰”。当年它可是印度海军的骄傲,排水量6700吨,装备了不少武器,比如100毫米舰炮、防空导弹、近防炮等等。不过这些年下来,它的设备老化问题越来越严重。就拿这次暴露的布拉莫斯导弹发射器来说,原本应该是八联装的,也就是一个发射器能装8枚导弹,可现在里面只有1枚。这是咋回事呢?其实,布拉莫斯导弹是印度和俄罗斯联合研制的超音速反舰导弹,射程能达到300公里左右,速度超过2马赫,威力确实不小。印度海军对它挺看重的,不仅自己装备,还出口到了菲律宾等国家。按道理说,德里号作为旗舰,应该满配布拉莫斯导弹才对,可为啥发射器里只有1枚呢?这里面可能有几个原因。一方面,印度海军的后勤保障能力可能出了问题。大家都知道,印度武器装备的维护保养一直是个老大难问题。之前就有报道说,印度海军的舰艇经常因为维护不当而趴窝。德里号作为老舰,可能在导弹补给方面遇到了困难。布拉莫斯导弹属于比较先进的武器,对维护和储存条件要求很高,印度可能没有足够的技术和资源来保证导弹的正常储备和更换。再加上这次德里号跑到南海来执行任务,远离本土,补给线拉长了,就更容易出现弹药不足的情况。另一方面,这也可能是印度海军的战略安排。印度近年来一直在推进“东向政策”,试图在南海扩大影响力,制衡中国。这次德里号带着其他军舰跑到南海,又是访问越南、菲律宾,又是搞联合演习,就是想刷存在感。但印度海军的实力毕竟有限,派出来的军舰大多是老舰,像德里号这样的,战斗力已经大不如前。在这种情况下,印度可能不得不采取一些“虚张声势”的手段,比如在发射器里只装1枚导弹,既能展示自己有这种武器,又不至于把有限的弹药都消耗在南海。不过,这事儿暴露出来对印度海军来说可不是什么好事。首先,它让外界看到了印度海军的后勤短板。连旗舰都出现导弹数量不足的情况,其他军舰的状况可想而知。这会影响印度海军的威慑力,让周边国家对印度的军事能力产生怀疑。其次,这也可能影响印度在南海的战略布局。印度本来想通过军事存在来增强与东南亚国家的合作,可现在被发现武器装备不足,那些国家可能就会对印度的可靠性打个问号,不愿意和印度走得太近。再从南海局势来看,印度的这种行为其实是在给地区添乱。南海本来就存在一些主权争议,中国一直主张通过和平方式解决。可印度作为域外国家,却频繁派军舰到南海活动,还和菲律宾等国搞联合演习,这明显是在搅局。这次德里号暴露的问题,也从侧面反映出印度在南海的军事行动其实是“雷声大,雨点小”,根本无法对中国构成实质性威胁。咱们中国在南海的主权是无可争辩的,解放军海军在南海的部署也是常态化的。像052D、055驱逐舰这样的先进军舰,还有航母、潜艇等,都在南海随时待命。印度的老舰跑到南海来,就像小舢板碰到了航母,根本不是一个级别的。而且,中国在南海的岛礁建设也为军事部署提供了有力支持,空中有预警机、战斗机,海上有军舰巡逻,形成了全方位的防御体系。印度就算想在南海搞点小动作,也得掂量掂量自己有没有这个实力。另外,印度这次暴露的问题也提醒我们,武器装备的数量和质量固然重要,但后勤保障和实战能力同样不可忽视。印度虽然拥有布拉莫斯这样的先进导弹,但如果没有完善的后勤体系来支持,这些武器就只能是摆设。反观中国,这些年不仅在武器研发上取得了巨大进步,后勤保障能力也在不断提升。无论是在南海还是其他地区,解放军都能做到快速反应、高效保障,这才是真正的实力。总的来说,印度海军德里号在南海暴露的这个秘密,看似偶然,实则反映了印度海军的深层次问题。它的后勤短板、装备老化以及战略上的力不从心,都在这次事件中一览无余。而对于中国来说,这不过是南海局势中的一个小插曲,中国维护南海主权和地区和平稳定的决心坚定不移,任何试图挑战中国底线的行为都将是徒劳的。印度还是应该把精力放在提升自身实力和解决国内问题上,而不是跑到南海来搞这些“虚头巴脑”的东西。
闯入南海的印度海军旗舰-德里号导弹驱逐舰,不小心暴露了印度隐藏的秘密————印度

闯入南海的印度海军旗舰-德里号导弹驱逐舰,不小心暴露了印度隐藏的秘密————印度

闯入南海的印度海军旗舰-德里号导弹驱逐舰,不小心暴露了印度隐藏的秘密————印度驱逐舰上八联装布拉莫斯超音速导弹发射器,里面就只填装了1枚反舰导弹。这可不是船员粗心忘了装弹,而是印度海军系统里的导弹,根本就不够数。布拉莫斯超音速导弹是印度军队的主力装备之一。这款导弹的年产量只有50枚,却要分给印度海军、空军和陆军三个军种使用。5.7印巴军事冲突里,印度军队把各种武器装备都拿出来试了试。光是布拉莫斯超音速导弹,印度就发射了大约100枚。这100枚导弹,直接打光了印度两年的产量,印度海军现在拿不出足够的布拉莫斯超音速导弹撑门面也就不足为奇了。更尴尬的是,这些导弹的突防率只有10%。也就是说,大部分导弹根本没起到作用,就被巴基斯坦的防空系统轻松拦截了九成以上的来袭导弹。明明手上导弹能造成的威胁微不足道,但印度军队却嘴上却不饶人,天天喊着要报复巴基斯坦。媒体上各种狠话放得震天响,又是要加强边境部署,又是要搞大规模军演。可真要再动起手来,他们导弹储备能不能撑过第一轮打击都难说——据报道,印度在今年3月才决定投资4亿美元,建一座新的布拉莫斯超音速导弹工厂。按照莫迪政府的计划,新工厂建成后,年产量能达到80到100枚。这个数字看着比现在翻了一倍多。但新工厂要等到建成投产,至少得等到2030年。从现在算起,还有五年多的时间。这五年里,印度军队的导弹缺口只会越来越大。现代战争对弹药消耗的速度远超想象。就拿俄乌冲突来说,双方每天消耗的炮弹数以万计。导弹这种精密武器,消耗量更是惊人。印度现在这点年产量,连正常的训练消耗都未必够,更别说应对实战了。印度海军的驱逐舰缺少足够的弹药也不是个例。印度陆军的布拉莫斯导弹发射车,很多时候也是半负荷状态。空军的苏-30战机挂弹训练时,经常只挂一两枚导弹。不是印度军队不想挂满,是他们手上真没那么多导弹可挂。这种情况已经持续了好几年。印度军工部门每年都喊着要提高产量,可实际数字一直上不去。布拉莫斯导弹号称是印度的骄傲,是俄印联合研制的明星产品。但这款导弹的核心技术大多掌握在俄罗斯手里。关键零部件依赖进口,生产线的产能也受限于俄方的技术转移进度。印度想提高产量,不光要建工厂,还得解决技术瓶颈问题。现在俄罗斯忙于俄乌冲突,无暇顾及印度方面的导弹需求,那他们想独立解决这些问题,可就不是砸钱能立马搞定的事了。没有足够的导弹,印度海军的驱逐舰就是个移动靶子。现代海战中,导弹是主要攻击手段。一艘驱逐舰上只装一两枚导弹,跟拿弹弓打航母没太大区别。遇到真正的冲突,舰艇连自保都成问题,更别说远洋作战了。印度这几年一直想当“印度洋霸主”,可连最基本的弹药储备都跟不上,这实在让人感到荒谬不已。印度陆军在边境部署的导弹部队也面临同样问题。边境线那么长,需要覆盖的区域那么广。有限的导弹只能集中部署在几个重点区域,形成不了全面防御。真要是发生冲突,很容易被对手找到防御漏洞。去年冲突中暴露的突防率问题,更是让这个短板雪上加霜。印度空军的情况更不容乐观。战机数量本来就比对手少,导弹再跟不上,制空权根本无从谈起。布拉莫斯导弹是印度空军为数不多的远程打击手段。可现在连训练都舍不得多用,实战时的命中率可想而知。10%的突防率要是改不了,再多导弹也是白费。说到底,印度天天喊着要报复这个、威慑那个,其实就是虚张声势。没有充足的弹药储备,没有持续的生产能力,任何军事威慑都是纸老虎。现代战争早就不是靠人多就能赢的时代了。拼的是装备性能,拼的是后勤保障,拼的是持续作战能力。这些方面,印度现在哪样都不占优势。新工厂要等到2030年才能投产。这五年里,印度军队的导弹库存只会越来越紧张。训练要消耗,日常维护要消耗,万一再发生小规模冲突,库存很快就会见底。到时候别说高强度战争,就连边境摩擦都未必能应对。这种情况下还天天喊打喊杀,除了给自己壮胆,实在看不出有什么实际意义。印度要是真有报复的底气,就不会让驱逐舰带着空导弹发射架晃悠了。真有实力,也不会五年内都解决不了导弹产量问题。军事威慑靠的终究是真刀真枪的硬实力,不是嘴上喊出来的狠话。印度与其在媒体上放狠话,不如踏踏实实解决自家的弹药短缺问题。否则,再多的军演,再响的口号,也掩盖不了实力不足的真相。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第9艘055大驱归建,东海舰队首装万吨大驱,直面台海一线?网上出现了为涂刷舷号

第9艘055大驱归建,东海舰队首装万吨大驱,直面台海一线?网上出现了为涂刷舷号

第9艘055大驱归建,东海舰队首装万吨大驱,直面台海一线?网上出现了为涂刷舷号的055大驱高清大图,大概率是109“东莞舰”正在归建途中,东部战区海军(也就是东海舰队)终于迎来了自己的第一艘万吨大驱。该舰即将涂刷舷号,正式交付东部战区海军麾下的驱逐舰某支队,结束舰队没有万吨大驱的历史。东方点评:作为我军直面台海一线的主力舰队,近些年来,东部战区海军建设和换装似乎滞后于两支兄弟舰队,航母、核潜艇、万吨大驱的缺失,给舰队的战斗力建设带来了不利影响。究其原因,还是东部战区海军的作战地缘环境来决定的,众所周知啊,东部战区海军缺乏可部署航母和核潜艇的大型基地,还会受到美日韩和台湾方面的军事建设,一直没有部署航母和核潜艇,因此第一批次8艘055万吨大驱平分给了北部战区海军和南部战区海军,为辽宁舰和山东舰两艘航母提供护航,101-104舰交付给北部战区海军某支队,105-108舰交付给南部战区海军某支队。但是随着多艘两栖攻击舰服役于东部战区海军,对大型防空驱逐舰的需求陡然提升,052D驱逐舰无法满足东部战区海军的作战需求。为舰队配属055大驱也就提上了日程,现在来看,将有多艘055万吨大驱交付给东部战区海军。在未来几年,第二批次055万吨大驱将全部服役,海军将拥有至少14艘万吨大驱,成为亚太地区首屈一指的水面作战舰艇部队。
我竟无力反驳![哭笑不得]这就是现在,要是再过几年,中国海军就算使出吃奶的力

我竟无力反驳![哭笑不得]这就是现在,要是再过几年,中国海军就算使出吃奶的力

我竟无力反驳![哭笑不得]这就是现在,要是再过几年,中国海军就算使出吃奶的力气,也拿不到这个战果了![捂脸哭]
就在刚刚,东方大国震怒!8月3日至4日,南部战区海军展开了大动作——驱逐舰“呼

就在刚刚,东方大国震怒!8月3日至4日,南部战区海军展开了大动作——驱逐舰“呼

就在刚刚,东方大国震怒!8月3日至4日,南部战区海军展开了大动作——驱逐舰“呼和浩特”号、护卫舰“柳州”号,以及两艘056A型轻型护卫舰,在南海中部深水航道完成了长达48小时的不间断巡航。期间,舰载直升机执行了超过50次起降任务,对永暑礁、渚碧礁、美济礁以及万安滩的钻井平台进行了立体化巡检。编队指挥员通过公共频道仅淡然一句:“例行训练,过往船只勿忧。”——未划设禁航区、也未事先通报,整个过程完全以实战节奏展开,意在验证快速出动与全域反应能力。与此同时,菲律宾也不甘示弱。同日,该国联手域外盟友启动了所谓“联合海上巡逻”,甚至将一艘退役登陆舰改装为“科研平台”,企图接近仁爱礁上的搁浅舰艇进行补给。在笔者看来,马尼拉已将南海当作其国内政治的广告看板——海警船统一换装、记者随船直播、社交媒体实时更新,一派热闹景象,却将渔民的作业区域和游客的航线强行拉入政治镜头中。这种做法轻巧地将风险转嫁,毫无责任感可言。面对菲方挑衅和喧嚣,南部战区仅以“例行”两字作出回应。在现场画面中,虽然火控雷达未开启警示模式,但电子侦察兵的终端屏幕早已锁定对方舰机动向、雷达频率及通信数据,进行实时比对和记录。这种“外松内紧”的应对策略,在我看来是一种成熟的战术选择——既控制了局势,避免言辞升级引发国际舆论风暴,又牢牢掌握战略主动。真正的威慑,从来不是靠喊话,而是让对手永远无法预测下一步的行动轨迹。然而,问题也随之而来:倘若菲律宾下一步将更多域外势力的潜艇、无人机,甚至岸基导弹引入同一片水域,南部战区是否还能维持如今的“沉稳掌控”?还是说,将例行巡航升级为“常态化实弹对抗”,才是更强有力的回应?
闯入南海的印度海军旗舰-德里号导弹驱逐舰,不小心,暴露了隐藏的秘密。印度驱逐舰上

闯入南海的印度海军旗舰-德里号导弹驱逐舰,不小心,暴露了隐藏的秘密。印度驱逐舰上

闯入南海的印度海军旗舰-德里号导弹驱逐舰,不小心,暴露了隐藏的秘密。印度驱逐舰上八联装布拉莫斯超音速导弹发射器,里面就只有1枚反舰导弹。说到底,这背后反映出的,是印度海军在导弹储备上的窘迫现状。印度的布拉莫斯超音速导弹,年产量实在是低得可怜,就只有50枚。可印度的海军、空军和陆军都眼巴巴地等着这些导弹用呢,这数量根本就不够分啊。回顾之前的5.7大战,印度的表现咱先不说,单看这次印巴军事冲突,印度军队把能拿得出手的武器装备都拿出来用了一遍。就说这布拉莫斯超音速导弹吧,印度一口气发射了大约100枚,好家伙,这一下子就把2年的产量都打光了。更尴尬的是,它的突防率才10%,这效果,实在是有点惨不忍睹。你瞧瞧,印度在导弹方面的这种捉襟见肘,可不是一天两天了。从年产量上就能看出来,50枚的产量,对于一个在军事上野心勃勃的国家来说,真的是远远不够。再看看这次印巴冲突中导弹的使用情况,100枚就耗尽2年产量,突防率还这么低,这让印度军队在战场上的实力大打折扣。印度也知道这问题严峻啊,所以在今年3月,他们才准备投资4亿美元,打算建立新的布拉莫斯超音速导弹工厂。按照计划,新工厂建成后年产量能达到80-100枚。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啊。从规划到建成投产,这里面涉及到太多环节了,至少要到2030年才能实现。在这期间,印度军队还得继续在导弹数量不足的困境中挣扎。这次德里号导弹驱逐舰暴露的问题,只是印度军事装备短板的一个缩影。在当今复杂的国际军事形势下,武器装备的数量和质量都是至关重要的。印度在布拉莫斯超音速导弹上的这种困境,很可能会影响到其在地区军事博弈中的地位。想象一下,在未来可能发生的冲突中,印度军队因为导弹数量不够,在关键时刻无法对敌方形成有效的威慑和打击,那局面得多被动。而且,印度的这种情况,也给周边国家提了个醒。像巴基斯坦,在与印度的军事对峙中,就可以针对印度导弹数量不足的弱点,制定相应的防御和反击策略。对于其他国家来说,也能从印度的例子中吸取经验教训,重视自身军事装备的研发、生产和储备,确保在国防安全上不出现类似的漏洞。印度海军旗舰这次的“意外暴露”,就像是撕开了一个口子,让大家看到了其军事装备体系中存在的严重问题。未来几年,印度能不能顺利建成新的导弹工厂,提高导弹产量,弥补这一短板,还得打个大大的问号。而在这之前,印度在军事上恐怕还得继续为导弹数量不足而头疼,在国际军事舞台上的表现,也会因为这个因素而受到诸多限制。咱们就等着看,印度接下来要怎么应对这个棘手的问题吧。
印度的来南海的旗舰“德里号”导弹驱逐舰上面竟然只装了一枚导弹?照片是菲律宾民众

印度的来南海的旗舰“德里号”导弹驱逐舰上面竟然只装了一枚导弹?照片是菲律宾民众

印度的来南海的旗舰“德里号”导弹驱逐舰上面竟然只装了一枚导弹?照片是菲律宾民众拍的,注意看舰桥两侧的导弹四联装发射架,上面的装的是俄制“布拉莫斯”超音速反舰巡航导弹,两侧加一起总共是8枚。但是里面却只有一根导弹发射筒,其他7个坑都是空的,还得是印度啊,舰队出来巡航,导弹都可以不带齐!